攝理教會我看世界 -路過柏林

攝影人:思嬿(馬來西亞)    地點:德國,柏林


拍攝理念:
“智慧是看著過去的日子來了解現在的脈絡,
並透過現在來了解未來的路。”


有一所古色古香的洪堡大學,
座落在曾經是普魯士王國的心臟的柏林市中心,
曾經是普魯士王子海因里希居住的宮殿,
這所著名的大學至今產生了29位諾貝爾獎名人,
最出名的就是愛因斯坦(Einstein Albert,美籍德国犹太裔)
-理論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創立者,現在物理學的奠基人。

攝影人欧洲遊學期間有幸到柏林短暫一日遊。
由于时间紧凑,浮光掠影柏林的建筑物,
翻阅过去的历史来了解现在的德国。

摄理教会


柏林大教堂是一座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大教堂,
突出的三個大圓頂明顯的詮釋了這一特點,
不同於哥特教堂的尖屋頂,它的原定將原本很高的教堂
從視覺上給人一種圓潤豐盈的感覺。
建築外型仿照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卻有自己鮮明特色,
教堂拱頂內部是明亮而寬敞,
室內金碧輝煌,裝飾著線條複雜的柱子
和精美的壁畫,柱頭甚至鍍金。


1894年,德國威廉二世下令拆毀附近原有的宮廷教堂,
并由尤利烏斯.拉什多夫重新設計建造了
帶有文藝復興式的柏林大教堂,
作為基督教新教(路德教宗)的教堂,
與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相抗衡。

摄理教会


美麗的施普雷河緩緩地流過內域,
柏林市內由接近一千座橋樑,
遠超過義大利水域威尼斯,因此有北方的威尼斯之稱。
施普雷河也是柏林東西分裂歷史的見證。
河岸很長一段,因沿河而建的柏林牆而
成為了東西柏林的邊界。
因此在“柏林牆”年代,施普雷河曾是政治分割功能。
當時崗哨淋漓,森嚴壁壘,許多東德人企圖趁夜
調入冰冷的施普雷河遊向柏林而丟失生命。



摄理教会



座落在巴黎廣場(Pariser Platz)旁的
舉世聞名的柏林標誌性建築,
由C.G郎漢斯(C.G. Langhans)與1788年至1791年
設計的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1961年建造了柏林城的28年期間始終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城門。
勃蘭登堡門見證德國重新統一的標誌和象徵,
并且凝聚著這座城市的當代與歷史。


摄理教会


勃蘭登堡門前後各以六根多立克式立柱為支撐,
通道只對行人開放。
著名的女神四銅馬(Quadriga)雕像於1794年安放在城門上,
展現勝利維多利亞(Viktoria)女神
駕駛一輛四馬兩輪戰車的英姿。


摄理教会


德國從1871年威廉大帝實現統一後立即頒布第一部憲法,
實現了君主立憲制,因此夜有了帝國國會。
德國國會大廈始建於1884年,1892威廉二世時期建成。
1933年2月27日發生國會縱火案,
希特勒等納粹分子藉機誣衊是德國共產黨所為,
趁機解散國會中第二大黨德國共產黨,
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azi納粹)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加速法西斯獨裁的道路。
1945年第三帝國滅亡前夕,
這裡發生了慘烈的國會大廈爭奪戰,
戰鬥了36小時,蘇軍89大炮對著國會大夏襲擊了20分鐘,
最後通過肉搏戰才將勝利旗幟插上國會大夏的樓頂,
國會大廈因此也幾乎損壞殆盡,1961至1971年間才得以重建。


摄理教会


90年代初德國統一後,
政府舉辦國際競標并再次重修國會大廈。
英國建築師諾尓曼.福斯特爵士的方案在競標中獲勝。
保留國會大廈古老莊嚴的外殼,
并在內部注入全新現代化新建築。
特別是玻璃穹頂,成為柏林的一個新的標誌。
現在國會大廈一年到頭全天對游人開放,
游人可以通過透明的玻璃觀看德國國會開會的情況。


拍攝理念:
現在 <宗教> 已經發達而宣布了一切的真理,
世上也已經變得發達,所以是能享受的時候了。

如果在已經成長并發達的現在閑著「一天」,
這等於是在幼小,不了解的時候閑著二三十年。

現在「屬肉上」能發達的部分幾乎都發達了,
只剩下「屬靈上」該發達的部分。

只要正確地做「一天」
就連小時候做「十年,二十年」
都做不到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2 comments:

  1. 看图片,以灵魂之眼游世界。。。赞!

    ReplyDelete
    Replies
    1. 摄影人告诉我说,虽然只是一天的行程,但是对德国真的印象深刻,是很值得去的地方哦。

      Delete